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四川省扶貧
2011-10-31
經我院與四川省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多次磋商,雙方于近日達成協議并簽署了“大渡河大崗山水電站文物考古發掘合同”。
大渡河大崗山水電站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和甘孜州瀘定縣境內,是大渡河干流于近期開發的大型水電工程之一,當正常蓄水位1130m時,水庫總面積12.35km2,總庫容約7.42億m3,為日調節水庫;最大壩高為210m,水庫回水長度32.10km,電站裝機容量2600MW。
為了配合水電站工程建設保護地下文物,2006年3月和2009年8月我院受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委托對工程征地范圍進行了文物調查和復查,發現大崗山水電站建設工程范圍內(石棉縣田灣鄉幸福村4組)存在1處重要古文化遺址,并出土多件新石器至戰國時期的石器、青銅器、陶器等珍貴文物。
2010年4月29日,我院會同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國電大渡河大崗山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石棉縣文體旅游局對工程范圍內的文物點(幸福村遺址)進行了現場復核,四方單位代表對該遺址地點、范圍、重要性等達成了基本共識,但因水電站建設報批程序復雜,該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為新增項目,設計調整和審核難度較大,后經多次與業主、設計、移民等部門協調,終將其納入工程設計并取得國家認可。
石棉縣地處橫斷山南段東緣的大渡河中游,境內絕大部分是山區,大渡河流域自古就有“漢藏羌彝文化分界線”之稱,大渡河及其支流在流域境內切割形成縱橫交錯的河谷和通道,因此也是中國西南各民族交流的主要通道之一,這使得該地域擁有豐富的文化沉積,呈現出文化淵源古老,文化因素豐富,民族背景復雜的特點。即將進行的考古發掘工作對研究民族的遷徙、民族的構成和進一步認識大渡河中上游地區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具有著重要的作用。
擬稿:潘辛寧 | 核稿:陳顯丹